一、概述
为了生计,年仅 7 岁的阿信(小林绫子 饰)被送到木材店当童工。
辛苦做工之余,阿信不放过任何一点学习的机会。
在“偷钱事件”发生后,阿信逃出木材店,又进入加贺屋米店,在老板娘的严厉督导和训练之下,她逐渐成为米店的得力助手。 长成大姑娘的阿信(田中裕子 饰)因感情失意离开米店, 此后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她学习美发、经商,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挫折。
但无论怎样,这个坚韧倔强的姑娘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就这样一步一步,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
改编自桥田寿贺子同名小说,NHK 电视台开播 30 周年纪念作品。
1983 年首播,继而创下 62.9% 的史上连续剧最高收视率纪录。
随后又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播放,都创下极高的收视记录。
二、影评
《阿信》形式有点像大长今,是一个苦难而优秀的女人的一生的经历。阿信的原型是日本商场八佰伴的创始人,一个有着苦难童年,悲苦经历,不断遇到困难,内心强大,有爱,能干,总结就是常有好运也常有厄运相伴的传奇女人——她有足够的气场吸引到好运的降临,也能勇敢又魄力有耐心地熬过厄运的日子。
提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来励志用,当然它对我能够在现在什么都很暗淡的处境下,超有平常心。这个故事里经常有这样的旁白,或许是编剧故事讲述的线索。“阿信现在心中充满了愉悦之情,可是不知道的是,接下来已经有一个厄运酝酿在前面的路途中。”“阿信就这样放弃了。。选择了另一条路,未来也完全展现出了另外的风景。”“如果当时阿信选择了。。。可能她的一生就会完全不一样了。”谁知道呢?反正故事编剧在说这些话的时候,阿信在自己回顾自己的一生的时候,前提和假设是阿信获得的是一个成功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
这些内容给我的反思是,其实我们的人生都是不断选择一点点铺垫的结果。有些选择的后果很小,比如爱上甜品就容易长胖,比如今天决定去逛街还是宅在寝室不出门看片还是去图书馆看杂志还是膜拜大师的作品?有些选择的后果却像轮船的舵,带着我们去不同的地方,是更宽阔的海面还是金色的沙滩还是布满暗礁的海域还是暗藏毁灭性的冰山,比如说很傻很天真地爱了一个混蛋甚至嫁给这个混蛋甚至放弃了自我,比如工作不如意,若干年以后还是不如意,在若干年以后工作不如意可是连改变的能力都没有了,翻身的机会变得很少自己也没有什么心力和魄力重新闯一片天地。比如说选择了奇奇怪怪的价值观,被很多奇奇怪怪的现象和观点污染了心智和心灵,心境终究不够敞亮,不够明丽,甚至有些人直接沦为犬儒和虚无。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最后一个人生阶段认为老人会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反思,如果觉得满意就会有圆满感,如果不满意就会有绝望感。当然会绝望,因为再也不会有机会去弥补了。自己的一生已经用完,没做的已经没有机会,做错的也没法弥补,失去的再也回不来……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今天好好活着,恐怕是为了我们能够好好死去。死神是最有信用的,它一定会来,所以我们租用着我们的人生,想着应该怎样live to the most呢?汗,写到这里,又开始了形而上的理论了。